孙权劝课原文朗读
孙权的身世及思想背景
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,也是一位文化人物。在他年轻的时候,听到袁术的宣传,便立志在官场上有所作为。后来,孙权加入了孙策的势力,与之并肩作战,打下了江东的基业。虽然孙权是军事上的英雄,但他对学问也十分关注,对待知识就和对待用人一样看重,如此的背景也决定了他的崇学之风,有助于从心灵深处体悟劝学的深刻内涵。
孙权劝学的内涵
孙权所写的《劝学篇》,主要是通过论述为什么人应该去学习知识,以及如何去学习知识,来劝诫年轻人多学知识。文章中,孙权认为:“人之不学,无以言旁达;无以参前倡后,无以应聪明之士。”这说明,人不学习新知识,就无法站在更高的视野角度来看待问题。另外,孙权还强调了方法问题,即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应当思考方法,通过分析和研究才能成功掌握学科。为人们指明了学习的方向和方法。
受到的影响
孙权劝学篇经过历代人们的传抄注解,成为了一篇具有时代性、特殊性和指导性的劝学文章。它强调的是学什么、怎么学的问题,鼓励人们发扬自己的智慧,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,这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在今天,劝学篇的理念仍然具有启示性和借鉴意义。多年以前,人们就誓言固守孙权的劝学之言,今天我们仍应该重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