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综合学习 > 立冬的来历和风俗(立冬:寒露过后,天气转凉)

立冬的来历和风俗(立冬:寒露过后,天气转凉)

立冬:寒露过后,天气转凉

来历:

每年11月7日或8日,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“立冬”。这个时候,太阳到达黄经225度,标志着冬季的开始。有关“立冬”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《汉书·时务》:“大雪前后曰‘立冬’,其地未为严寒,农功犹未休息,所以曰‘立’”。也就是说,农作物在今天开始进入休眠期。

风俗:

立冬的来历和风俗(立冬:寒露过后,天气转凉)

立冬作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,一直以来都在农村传承着各种风俗习惯。其中最广泛的一个习俗是吃“立冬饭”。在江南等地,人们习惯在立冬这天同时吃牛肉和五花肉,因为这两种肉食被认为是寒冬季节里最暖身的食品。而在南方的一些地方,人们在立冬这一天还会举行“冬婚”,认为冬季出嫁可以带给女孩好运。

“立冬饭”的习俗

立冬的来历和风俗(立冬:寒露过后,天气转凉)

关于“立冬饭”的起源,有多种说法。据说早在南北朝时期,北齐皇帝高洋经常向臣子们发放肉食,其中就包括五花肉。而五花肉又是寒冬季节里最暖身的食品,于是就有了在立冬这一天同时食用牛肉和五花肉的习俗。后来,这种习俗在民间流传开来,变成了一种家庭聚餐的方式。人们认为在立冬这一天吃“立冬饭”,可以象征冬季温暖和家庭和睦。

立冬的来历和风俗(立冬:寒露过后,天气转凉)

“冬婚”的习俗

“冬婚”是指在立冬这一天结婚的习俗。这个习俗在中国南方比较流行,特别是在贵州、湖南等地区。在过去,大多数农村家庭都认为重男轻女,因此将女儿嫁出去,家中就会失去一个劳动力。而在冬季,农活相对较少,因此在立冬这一天举行结婚嫁娶的活动,可以让新娘有足够的时间适应新环境,同时也不会耽误农作物的收成。此外,冬季是一年中阳气最弱的时候,人们认为在这个时候结婚可以增加新婚夫妇的福气和运势。

,立冬作为一个节气,不仅有着重要的气象意义,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。而悠久的“立冬饭”和“冬婚”等习俗,则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,彰显着人们对家庭和社会的执着和追求。

版权声明:《立冬的来历和风俗(立冬:寒露过后,天气转凉)》文章主要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发送邮件至3237157959@qq.com举报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。本文文章链接:http://www.bxwic.com/zhhxx/39074.html

立冬的来历和风俗(立冬:寒露过后,天气转凉)的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