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颗星的含义——中国国旗上的象征
星的历史
中国国旗的设计可以追溯到1949年。这一年,新中国成立后需要一个每个人都能认可的国家象征。经过多次设计和修改,1950年9月27日,新中国第一面国旗正式升起,由五颗黄色五角星和红色底子组成。一时间,这五颗星就成为了全中国的象征,每个人都知道国旗上五颗星的存在。
星的象征
那么这五颗星到底代表什么呢?这是一个研讨了很久的话题。
最初,五颗星被理解为代表中国的五个大民族,这也是很多人至今认为的。 五颗星分别代表汉族、回族、藏族、维吾尔族和壮族。但是,在国旗正式修订前,由中国书法大师、书法家王羲之的后裔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意见,向社会公开发布拟定成《国旗宗旨》及五颗星分别代表的意义,其中提到:“五金星宜有事必有光辉之须臾。”这说明五颗星不仅代表了五个大民族,更多的是象征了全中国人民的希望和理想。
星的寓意
五颗星不仅代表着五个大民族,还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希望。这五颗星有着共同的寓意:
1、团结。星之间相互紧密,代表着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,众志成城,共同奋斗。
2、民族。五颗星象征着五个主要民族,不但表明了新中国是多民族国家,而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族人民的伟大团结。
3、光明。金星有着温暖明亮的颜色,在黑夜中放光,照亮了前进的道路,为追求光明而奋斗。
4、拼搏。五角星的形状象征着哪怕遇到困境,人民也可以齐心协力,群策群力,共同奋斗,迎难而上,取得胜利。
5、奋斗。五星在国旗上高高飘扬,代表着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,在北伐、土地改革、抗美援朝、援越自卫反击战等实践中勇往直前、砥砺奋进,为新中国不断创造辉煌。
总结
从五颗星的历史到象征和寓意,国旗上的五颗星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,不仅是因为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团结、民族、光明、拼搏和奋斗,还因为它象征了中华民族创造和未来的希望。